首页

女王联系qq号

时间:2025-05-30 00:42:38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27865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元首外交·心相近|中匈友好事业的新一代使者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吴世文表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希望借此聚焦转化难这一突出问题,研究提出有效化解举措,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形成共促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合力。

2024南国书香节开幕 特设法国馆

眼下正是小麦病虫草害防控关键期,在河南安阳内黄县楚旺镇的小麦高效种植示范区里,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小麦苗情调查,通过看苗、看根,判断小麦生长情况,开始了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前的忙碌。

“中国砚都”推动民宿产业发展 民宿集群兴起

有一种国防就在眼前,有一种成长就在边关。对戍边官兵来说,青春,早已在选择军旅的那一刻奠定了基调;人生,早已在扎根边关的那一刻升华了价值。

杭州亚运会跳水比赛4日将进入最后一个比赛日。已经摘得女子双人3米板金牌的陈艺文和昌雅妮将在单人项目一较高下,杨昊、白钰鸣将出战男子单人10米台。(完)

各地各部门也采取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快速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清洁取暖减少散煤污染等一系列切实举措,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